清水县:打造西部科学发展特色县
| 招商动态 |2012-03-13
清水县
2011年,清水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紧紧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甘肃经济发展意见等重大历史机遇,千方百计抓项目,强基础,惠民生,全县上下真抓实干,取得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民生持续改善、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据统计,该县去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24.44亿元,同比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32.83亿元,较上年增长28.93%;大口径财政收入1.68亿元,较上年增长28.74%;财政总支出11.94亿元,同比增长10.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8亿元,同比增长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0.55元,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5.78%。
“工业强县”战略步伐不断加快。在清水县,投资7.5亿元的5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天河酒业,华能火电,远大、远景风电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成功签约。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土地储备充足,天水华盛芦笋甜玉米、天水汇涛蜂业蜂产品和甘肃乾通核桃露等农业龙头企业成功入驻工业园区并开工建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亿元,同比增长38.6%。
发展产业促农增收。“调结构、强基地、扶龙头、兴产业、促增收”,体现出清水县委、县政府发展产业促农增收的决心。2011年,该县围绕建设甘肃省核桃大县、肉牛大县和天水市大菜园的目标,建成白沙乡西灵山等20多个示范基地,新建核桃、苹果等干鲜果基地7.1万亩,种植蔬菜10.7万亩。新建苏万头肉牛育肥基地等标准化养殖小区、养殖场20多个,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353.88万头(匹、只)。其中肉牛饲养量9.67万头,“肉牛大县”建设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第一。粮食总产16.17万吨,同比增长4.87%。
城区、新农村建设硕果累累。“看,农民现在也住上别墅了!”清水城区群众每每路过贾湾新村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清水县红堡镇贾湾村是市级城乡一体化试点村,全村269户家家住进二层小楼,村内公共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清水县以此探索出了新村建设型、旧村改造型、异地搬迁型和小城镇建设型等新农村建设模式,推动全县25个新村的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有效改善了全县13个乡镇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城区北山绿化亮化、牛头河翻板坝及十里风情线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位,富有文化元素的东部新城区充国文化广场建设,带动清水新一轮城市建设有序推进。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步伐加快;“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轩辕文化、先秦文化、充国文化等县域特色文化资源得到积极挖掘,并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轩辕文化之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更具活力,累计接待旅游人数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5亿元。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协调发展。县委、县政府为民承诺的10个方面36件惠民实事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进一步扩大,1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面建成。2800多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城乡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得到缓解。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等“十项专项整治”活动,平安清水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清水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率先突出川区、着力提升山区、示范发展园区、统筹城乡全局”的布局构想,深入实施“5551”战略,努力把清水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西部科学发展特色县。
